教学管理 
 科研成果 
 梁宗岱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科研>>正文
教学科研
高晚晚、赵梅鹃两位教师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翻译工作
2023-10-09 09:03 严凯琳 

2023917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峰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次东博会、峰会有来自越南、马来西亚、缅甸、老挝等多个东南亚国家的客商与贵宾参加。为做好国家周边外交和对外工作大局的服务工作,我校国际语言文化教育学院高晚晚、赵梅鹃两位老师由东博会、峰会指挥中心统筹协调部抽调,协助自治区外事办承担91619日期间开展的东博会、峰会的英语翻译工作。

东博会、峰会现场。

俗话说,外事工作无小事,每一个问题、每一件事情看似琐碎,但却件件重要。我校语言学院两位老师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语言知识与技能,为参展商和客户提供翻译服务,使双方能够沟通顺畅;她们为能代表学校参与盛会,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翻译力量而倍感光荣与自豪。

 

高晚晚老师与印尼Benny Poltak Nadeak将军夫妇合影。

高晚晚老师表示:本次的工作可大致分为事前筹备与现场翻译两个阶段。早在8月份的筹备工作阶段,高老师就为做好后期的接待工作常常忙碌到深夜。当谈及东博会、峰会的具体工作时,高老师如数家珍:来宾抵达会场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最终到访的来宾总数是多少?是否确认好来宾的级别?酒店的房间数是否正确?来宾是否有生活饮食上的禁忌......桩桩件件的“小事”都需要翻译联络官们不厌其烦,严谨、细致地去沟通、核验、协调。高老师直言自己需要随时处于“备战状态”来应对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

赵梅鹃老师与缅甸仰光省商务部部长、自然资源部部长合影。

赵梅鹃老师则用三个词来总结本次的东博会与东盟峰会翻译之旅——挑战、痛快、提升。当谈及对想从事翻译工作的同学有何建议时,赵老师表示,语言的一大功能是传递信息,所以中国学生在讲英语时,一定要克服非母语的畏惧感和紧张感,要自信、大方地表达出来,不要害怕口音问题,只要双方能理解彼此的意思就足够了。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翻译行业正面临着革命性的变化。当笔者问及“人工智能对翻译行业的未来有何影响”这个问题时,高晚晚和赵梅鹃老师都表示有些翻译需求是人工智能翻译无法取代的。人工智能可以作为辅助翻译工作的“翅膀”,为翻译工作的高效运转锦上添花,但目前仍无法替代翻译人员的专业翻译。

(文/严凯琳 图源/高晚晚 赵梅鹃 一审/付超英 二审/李稚琴 三审/潘廷将  发布/付超英 )

 

关闭窗口